缠绕膜出现在70年代,开始是为了替代部分热收缩膜包装,后来发现一般托盘散货包装使用STF膜都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托盘包装上可大大提高包装速度、增加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节约能源、节约包装成本,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在美国一年STF膜用量已达54.3万吨,日本10万吨,欧洲43万吨,亚太及其他地区15万吨,全世界用量已达120万吨,且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我国使用缠绕膜仅仅是近几年的事,而且大多是外资企业,开始全部进口,后来国产膜也逐渐多起来。
中国缠绕膜制造工业从八十年代起发展较快,随着缠绕膜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善,中国的缠绕膜制造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缠绕膜的材质、结构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但总的来说与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国外生产的缠绕膜种类与国内的差不多,但所用材料和工艺过程更加先进,缠绕膜的加工精度、耐用性、耐磨性等指标均优于中国的产品。因此,加强制模管理,提高缠绕膜质量水平,推动制模工艺技术的进步,是制模工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缠绕膜厚度薄,性能价格比好、外观透明、双面粘、无毒、无味、安全性好、效率高、良好的回缩率、抗刺穿、防撕裂性能好。利用缠绕膜进行产品包装,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采用缠绕膜只需要原本箱包装的15%左右,热收缩膜的35%左右,纸箱包装的50%左右。同时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包装效率以及包装档次。
高的透明度有利于货物的识别;高的纵向伸长率有利于预拉伸,且节省材料消耗;良好的穿刺性能及横向撕裂强度允许薄膜在高拉伸倍率下遇到货物尖锐的角或边不断裂。流延法生产的膜透明度高,这里不着重讨论。随着材料共聚单体C原子个数的增加,支链长度增加,结晶度降低,生成的共聚物“缠绕或扭结”效应增加。而MPE是高立构规整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很窄,可以准确控制聚合物的物理性能,所以在性能上又有进一步的提高;又由于MPE分子量分布窄,加工范围也窄,加工条件难以控制,通常添加5%的LDPE,以降低熔体粘度,增加薄膜的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