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胶带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但在建、拟建的胶带生产线却不少,存在无序发展、盲目竞争的局面。因此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行业间协调,确保原材料及工艺装备同步发展;二是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对企业实施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及重点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放制度;三是加大产品的抽查检验力度;四是大力规范市场,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十五”期间,我国胶带产业得到较大发展。2005年输送带产量达1.37亿平方米,特种胶带产量达8.66亿A米。输送带中化纤带、钢丝带、PP和EP带等高强力输送带所占比例已经超过80%,线绳结构特种胶带比例也超过特种胶带总产量的80%,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总体上,我国胶带产品品种基本齐全,符合标准的煤矿井下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和高耐热输送带等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工艺装备水平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整体织物芯输送带要增加品种规格和强度系列,提高使用寿命和质量档次;要研发整体织物芯输送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重点要提高防撕裂、抗冲击性能;扩大开放式结构钢丝绳芯的应用,提高钢丝与橡胶的粘合性能;发展满足煤矿井下使用要求的高强度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并从生产工艺上解决钢丝绳张力不均和间距不均等问题。耐热输送带,要从胶带结构、骨架材料和胶料的研究入手,进一步提高耐热等级和使用寿命。管状输送带,要增加品种规格和产量,并加大其在中长距离输送方面的应用。特种用途输送带要重点发展包括花纹、挡边、挡板、提升、夹带等形式的大倾角输送带以及耐寒、耐介质等输送带。
胶带工业应坚持科技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民族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快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在当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要进一步优化胶带结构和胶料配方设计;加大热塑性弹性体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加大生产过程中溶剂的回收利用和废气废水的综合利用;实现炼胶密闭化,炭黑、助剂、油料等要实现自动称量、密闭输送;此外,为延长胶带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应发展胶带修补和翻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