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膜出现在70年代,开始是为了替代部分热收缩膜包装,后来发现一般托盘散货包装使用STF膜都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托盘包装上可大大提高包装速度、增加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节约能源、节约包装成本,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在在美国一年STF膜用量已达54.3万吨,日本10万吨,欧洲43万吨,亚太及其他地区15万吨,全世界用量已达120万吨,且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我国使用缠绕膜仅仅是近几年的事,而且大多是外资企业,开始全部进口,后来国产膜也逐渐多起来。
绿色包装是国际环保发展趋势的需要,同时也代表了各国包装工业的发展潮流,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避免新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降解塑料包装缠绕膜既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在完成使用寿命以后,通过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或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的作用,在自然环境中分裂降解。最终以还原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 回归大自然。
可食性缠绕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如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玉米蛋白质包装膜、改性纤维素可食性包装膜及复合型可食包装膜等,可食性薄膜可应用于各种即食性食品的内包装,在食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可降解缠绕膜主要解决废弃、不易降解的包装材料回收难度大,埋入地下会破坏土壤结构,焚烧处理又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矛盾。国内研发的品种已涵盖光降解、光生物降解、光氧生物降解、高淀粉含量型生物降解、高碳酸钙填充型光氧降解、全生物降解等几大类。
降解塑料制品在包装方面的应用已遍及普通包装薄膜、收缩薄膜、购物袋、垃圾袋等,为改善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以环保为主题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原则:应当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即鼓励少用原材料。缠绕膜发展正在朝着更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